第十五期“水落石出”学术沙龙:戴振学教授带来“多尺度裂隙系统中核素运移跨尺度模拟研究”专题报告

发布者:张振发布时间:2025-11-05浏览次数:10


20251031日下午,第十五期“水落石出”表层地球系统科学沙龙在永利304官网唯一仙林校区朱共山楼A205成功举办。本次沙龙邀请了来自吉林大学的戴振学教授担任主讲嘉宾,做题为“多尺度裂隙系统中核素运移跨尺度模拟研究”的专题报告。

施小清教授主持沙龙,介绍了戴振学教授的教育背景、科研经历以及在非均质含水层识别及运移参数的尺度效应、核废物处置和放射性核素反应运移、水土污染智能监测,模拟预警等前沿领域取得的学术成就和荣誉。

戴振学教授的报告立足于国家核安全与碳中和战略需求,聚焦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过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核素在多屏障裂隙系统中的跨尺度迁移机制及其安全评价”,首先通过机理实验识别影响核素运移的关键参数,揭示运移参数跨尺度变化规律,为核素运移参数跨尺度模拟提供数据支撑和精度检验;进而推导多尺度下弥散度、基质扩散系数及吸附分配系数等核素运移参数跨尺度转换方程,验证实验所观察到的尺度效应现象,为核素运移跨尺度模拟提供理论基础。基于此,团队研发了核素在多重屏障中(即源项、工程屏障、等效含水层、单裂隙和裂隙网络)迁移算法,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评价算法与软件,实现了核素在多重屏障中运移模拟。报告结合团队在北山地下实验室的多年研究,构建了多尺度核素迁移安全评估框架,系统揭示了参数尺度效应对百万年核素迁移的影响机制,为我国高放废物处置安全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报告结束后,董婷书记代表学院向戴振学教授赠送了“水落石出”沙龙纪念品,表达了诚挚感谢。戴振学教授的报告引发了在场师生的浓厚兴趣,在随后的交流讨论环节,参加沙龙的师生就裂隙系统中核素运移升尺度研究以及如何做好科研工作展开了热烈讨论。本次沙龙在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附录:“水落石出”表层地球系统科学沙龙第十五期主讲嘉宾 戴振学教授简历

戴振学,1984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水工系,2000年在西班牙拉科鲁尼亚大学获土木工程博士学位。20012017年在美国莱特州立大学和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从事污染物迁移跨尺度模拟与风险评估方面的研究工作,历任助理科学家到高级科学家。主要成果曾获美国能源部国家实验室杰出创新和技术转让奖,因在核素运移参数尺度效应研究方面的突出学术贡献,2010被评为美国地质学会会士(Fellow)。2017年全职回国在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工作。主持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课题各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核素运移安全评估方面的十四五预研课题2个、科技服务项目10多项,发表SCI论文200多篇,其中自然指数期刊论文20多篇。

图文:施小清

审核:董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