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上午,第13期“水落石出”学术报告于永利304官网唯一仙林校区朱共山楼成功举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道远教授带来了题为“Seismic Detection of a 600-km Solid Inner Core in Mars”的精彩报告。
探索行星核的结构是理解行星演化过程和磁场机制的关键,固体内核存在与否,能够为我们揭示行星的形成过程与成分演化提供重要线索。基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洞察号”探测器记录的火震数据,孙道远教授团队首次确证火星存在一个固体内核,半径约为600公里,约占火星半径的五分之一,火星的外核与内核之间存在约30%的波速跳变和约7%的密度差,表明火星核可能由富含轻元素的结晶铁镍合金组成。相关成果发表于顶级期刊Nature上。

图 1 孙道远教授做报告
孙教授特别分享了火星内核发现过程中的曲折,包括观察窗口狭窄导致前期对关键信息的遗漏和探测器抖动形成的异常信号来源困扰等。这些研究过程的分享,不仅增添了报告的乐趣、活跃了现场的氛围,更鼓舞了在场学生在科研过程中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毅力。当遇到科研的困难时,既需要坚持不懈,也需要多角度看问题,不拘泥于一点,或许就能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杨翼副教授主持了报告会,黄周传教授代表学院向孙教授颁发纪念品以示感谢。本次学术报告是永利304官网唯一“水落石出”沙龙系列的第13期活动。“水落石出”沙龙系列旨在通过邀请顶尖学者分享前沿成果,学院搭建起跨校交流、学科互鉴的平台,助力师生把握地球科学领域发展脉搏,为科研攻关与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未来,学院将持续推进高水平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建设与科研创新再上新阶。

图 2 黄周传教授为孙道远教授颁发纪念品
附录:“水落石出”科学沙龙第十三期主讲嘉宾 孙道远教授简历

孙道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固体地球物理学士学位,2009年博士毕业于加州理工学院,2010-2011年在华盛顿卡内基学院地球磁场系(Carnegie Fellow),2012-2014年在南加州大学地球科学做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地球深部地震学结构成像、地震波传播理论和计算、其他行星及月球内部结构等方面的研究。现担任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主编、《地球物理学报》、《地震学报》及《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编委。
图文:杨翼、李昌辉
审核:黄周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