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战略部署,加快推进地质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充分发挥野外实践教学的育人功能,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2025年10月18日,第十四届全国地学野外实践教学研讨会暨全国地质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合作联盟论坛在永利304官网唯一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发起,教育部高等学校地质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永利304官网唯一主办,永利304官网唯一、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共同承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地球科学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永利304官网唯一)协办。来自全国40所高校的百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商新时代地学人才培养大计。

陆现彩副校长致辞

任云生校长致辞 赖旭龙教授致辞
开幕式由永利304官网唯一党委书记董婷主持。永利304官网唯一党委常委、副校长陆现彩教授出席并致欢迎辞。他指出,在“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谋篇的关键时期,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更高要求。作为“大地学”领域拔尖计划2.0的首届牵头高校,永利304官网唯一深感责任重大。他强调,野外实践教学是地学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是实现知识传授、能力训练与价值引领有机融合的关键路径。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副主任、防灾科技学院校长任云生教授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地质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原副校长赖旭龙教授分别致辞,充分肯定了永利304官网唯一在地学人才培养方面的引领作用,高度评价本次会议对深化校际合作、推动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期待全国地质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合作联盟发挥更大作用,共促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倪怀玮教授作报告 王伟涛教授作报告

高校代表做主题报告
本次研讨会聚焦“加强野外实践育人体系建设,推进地质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主题,设置了多个研讨议题。18日上午大会报告环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执行院长倪怀玮教授作了题为《地球和空间科技英才培养实践与创新》的报告,深入探讨了在地球系统科学和深空探测背景下,如何通过科教融合、产教协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未来科技领军人才;中山大学永利304官网唯一院长王伟涛教授带来了题为《中山大学地质学本科人才培养与思政教育》的报告,他从学院历史发展和传承、师资队伍、平台建设、本科专业培养方式与规划等方面进行介绍;随后,西安石油大学宋立军教授、云南大学赵志芳教授等专家学者围绕地质学本科人才培养与思政教育、野外地学实践教学的智慧化改革、中国—东盟地学实习基地建设等主题进行了精彩分享。多位专家强调,面对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和学科交叉融合的新趋势,地学教育必须主动求变,不仅要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更要注重价值引领,厚植家国情怀,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18日下午,与会代表乘车前往安徽巢湖,继续完成下半场报告会。来自成都理工大学、东北石油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江西水利电力大学、郑州中学的6位教师就野外实践基地共享、地质实践培育模式探索等进行了精彩的分享。随后,安徽省地质博物馆黄建东正高级工程师作了题为《早三叠世巢湖动物群研究与保护利用》的报告,系统介绍了巢湖动物群的研究历史与化石发现;杨涛教授对19日的考察内容和具体安排进行了详细介绍。

巢湖会场主题报告
19日上午,与会代表实地考察了巢湖地区的经典地质点或剖面,包括平顶山向斜核部枢纽构造、金钉子候选剖面、巢湖动物群发掘现场等,张岳桥教授、黄建东高工、史宇坤教授等开展了生动的野外现场教学研讨。代表们对巢湖基地丰富的地质现象和成熟的教学体系给予了高度评价。下午会议还组织参观了安徽省地质博物馆,使得大家深入了解了早三叠世巢湖动物群等重要科研成果及其在教学中的有效利用。


参会代表在巢湖实习基地进行野外考察

参会代表参观安徽省地质博物馆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也进一步完善了全国地质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合作联盟的协同机制。从南京研讨到巢湖践学,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彰显了地学教育知行合一的鲜明特色。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面对新时代挑战,必须加强校际协同、推动资源共享、深化教学改革,共同构建高质量地学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资源能源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持续输送具有家国情怀、扎实功底和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

参会人员合影
文字:杜云
图片:会务组
审核:王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