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地质技能综合实习圆满收官

发布者:白若蓉发布时间:2025-09-04浏览次数:10

填图路线

823日,同学们开始了野外填图实习的第一天,按照既定路线寻找和观察野外露头地层。从志留系的高家边组到二叠系的栖霞组,再到三叠系的青龙组,大家根据岩性和厚度变化辨别地层界线,测量产状,描述重要构造点特征。各小组分工明确,有序进行着填图工作,第一天的填图工作顺利完成!

824日,实习队继续进行野外填图实习,队伍沿填图路线2行进。从坟头组长石石英砂岩到和州组炉渣状灰岩,再到青龙组南陵湖段厚层灰岩,大家完成了第二次对实习区主要分布地层的较完整穿行。各小组经过一天的填图工作磨合,越发得心应手,合作默契,顺利完成寻找分界点、测量并记录产状、拍照、取样、标注地图和记录等一系列任务。

825日是野外填图的第三天,也是最为辛苦的一天。今天的路线需要大家翻越凤凰山的南坡,山路窄小,所以同学们分成了两个小队,分别从路线的两端出发,按照路线寻找露头。从高家边组,到五通组,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了产状测量,手标本采集,填图路线绘制等一系列工作。在路线途中,同学们不惧辛劳,最后都登上了凤凰山的山顶,并一起合影,体现了我们南大地质人吃苦耐劳的精神!

827日是填图野外工作的最后一天,同学们迎来了野外填图考试。野外填图考试需要四人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路线的考察,卫星手图的标注,野簿记录,拍照采样全流程的工作,是对先前整个野外工作学习效果的大检验。考试开始后,探路员首当其冲,不顾湿热与蚊虫,翻开茂密的树丛,寻找标志性露头,汇报给队员。为了找到船山与栖霞组的界线,同学们不顾炎热与劳累,不怕在路线附近反复追索,宁愿每个山坡都上前检查一番,也要尽力找到指示性强的露头。在陡峭的山坡上,同学们对着露头热切地讨论着地质现象,不断修正自己的猜测,明确下一步行动的目标。尽管没有了老师的开路与指点,每一步都更加具有挑战性,更加艰辛,但同学们在独立工作中加强了对野外露头的立体观念,收获了更大的成就感与自信。


室内整理

828日,由于前一天降雨,路面湿滑,实习队全体转为室内教学与整理。上午,各小组集中对前三天野外填图工作获取的第一手资料进行了整理与深化学习。同学们依据三条观测路线上实际观察到的详细数据,包括地质点、地层产状、岩石单位、断裂构造等,在底图上进行精确连线,完成了实际材料图的铅笔预描和编绘。

下午,实习队杨涛老师围绕“区域地质填图室内工作方法”开展了专题讲座。课程详细讲解了从实际材料图到地质图、构造纲要图的转化原则与制图规范,重点阐述了地质界线的“V”字型法则、图面简化要点以及综合地层柱状图的编制方法,为同学们最后顺利完成三份图件一份报告的实习任务提供了清晰的指导。


科研训练

与往届巢湖实习不同的是,本次巢湖实习新增阶段“科研专题”。这一阶段学习旨在训练同学们提出、研究并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经过各班老师与同学们的讨论,在各个班的同学们确定了各自的科研选题之后,829日,同学们按照制订好的计划前往预定目的地,进行采样、测量产状或实测剖面等工作。尽管气温不减,同学们依然保持着积极昂扬的态度观察地层,完成各项工作。自主完成科研工作任务给同学们带来了别样的乐趣。实习濒临尾声,同学们拿出了丰富的干劲对待最后的野外工作。


思政教育

830日,实习队全体师生乘车前往安徽省巢湖市夏阁镇竹柯村冯玉祥故居,开展“追寻红色记忆”主题思政教育。在庄重古朴的院落中,同学们跟随讲解员依次参观了故居的多个主题展厅。在这里,同学们见到了冯玉祥将军在此居住时使用过的靠椅、棕床和书桌等家具,以及多位领导人、文人、画家题赠的挽幛。在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的关键时刻,冯玉祥将军作过重大贡献,有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具有不屈不挠的斗志及艰苦朴素、热衷民生的平民思想、布衣作风。在讲解员的介绍下,同学们深入地了解到冯玉祥的一生:滦州起义、反对帝制、讨伐张勋、参加北伐、奔走抗日、坚持御侮。经过此次参观,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定要刻苦努力,为国家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结语

831日,同学们登上了返回南京的大巴车,为期17天的巢湖地质技能综合实习野外工作迎来了尾声。这17天的历练让所有同学都收获满满,在汗水和快乐中学到了知识,锻炼了体能,增强了吃苦耐劳的能力。相信本次实习不仅能锻炼同学们野外实践的能力,更是为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大学学习生活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图片:徐畅、金一心

文字:金一心、张馨月、周智敏、王睿韬、高语澄、董嘉琪、沈夕嵛

审核:杨涛